一声汽笛,“蛟龙”号再赴征途。初夏季节,它搭乘“向阳红09”船驶离江阴,奔向三千公里外的马里亚纳,那是地球上最深的海。
“去年‘蛟龙’号成功完成5000米级海试,时隔10个月,我们在这里欢送96名海试队员奔赴马里亚纳海沟海试区域。”科技部副部长王伟中在欢送仪式上说,“我国具备挑战载人深潜7000米级的技能,这是各方紧紧地通过协同创新而取得的重大成果可调螺距螺旋桨负荷控制。”
蛟龙团队肩负着全国的期待,却无法断言海试会一帆风顺。此番挑战,并非轻松的例行任务,而是充满艰险的拓荒。
5000米级的一次下潜,让潜航员付文韬记忆犹新:返回到水面时突降暴雨,阵风达到8级,能见度很低。“近半个钟头,母船始终找不到我们的踪影。”付文韬说,当时有可能在海面飘荡整晚,这是非常危险的。幸运的是,船上的高清摄像机最终找到了“蛟龙”号。
刚出长江口,“向阳红09”船就得知继续前行会碰上台风“玛娃”,只好抛锚等待。到达预定海域后,受西太平洋热带风暴“古超”影响,第一次下潜试验推迟了。
一直到6月15日可伸缩桅,“蛟龙”号才正式吹响7000米级海试开始的号角。这是“蛟龙”号的第46次下潜。46是按照国际惯例,从潜水器第一次下海开始的连续编号。
入水后3个多小时,“蛟龙”号达到6671米的最大下潜深度——这已经刷新了世界纪录。监控屏幕前,海试现场总指挥刘峰满意地鼓掌。回到甲板上,三名试航员接受了例行的欢迎仪式——几桶海水从头浇到脚。
然而,这次海试也暴露了问题:潜水器数字通信在深海中断;主液压源预报警;两只推进器运行不正常;可调压载系统不启动。技术人员一一解决了这些问题。
不料,第二次下潜前可控螺距螺旋桨,潜水器液压系统的管道又出现故障可调螺距螺旋桨螺距控制。排查后,工作人员发现了问题:一根管子由于锈蚀而破裂。为了彻底杜绝隐患,工作人员换掉了“蛟龙”号上16根同样的管子,海试不得不再次延迟。
第二次下潜6月19日才开始,这次顺利下潜到6965米。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可调压载系统无法正常实现排水功能,这不影响安全,但会让上浮变慢。大家为此加班到半夜,排除故障。
在这几次下潜试验中,逼近7000米的“蛟龙”号并不急于撞线。他们按照计划,逐一验证功能,力争在各项考核上都拿到高分。
“反复试验是为了把问题逼出来,不让它潜伏。”海试临时党委书记刘心成说,“这种严谨求实的作风是载人深潜精神的‘魂’。”
在今年的下潜期间,潜水器拆装维修的程度,超过了以往任何一次海试,就是为了对可能出现的故障进行充分试验。
“整个海试都是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度过的,我们不怕出现问题、故障,海试就是为了解决设计中存在的问题的。”“蛟龙”号副总设计师胡震说,如今与1000米级海试相比可调压载水舱,“故障解决时间大大缩短,解决能力大大增强,这是试验积累的经验。”
几年来,海试队员就是这样稳扎稳打,一步步向深海进发。
6月24日,“蛟龙”号的第49次下潜开始了,风力大于6级,早晨5点,在滂沱大雨中,身着红白戎装的潜水器,在A字架吊车的牵引下,缓缓离开母船的怀抱,接着扑向大海。很快,潜水器以每分钟41米的速度,向深海进发。
1109米,3759米,5188米众彩网凤彩网,这些曾经带给海试队巨大困难和荣誉的熟悉深度,今天被“蛟龙”号甩在了身后。
当下潜深度突破7000米时,刘峰、刘心成不约而同地起身带头鼓掌,刘峰眼中闪烁着泪花。
“祝福景海鹏、刘旺、刘洋三位航天员与天宫一号对接顺利!祝福我国载人航天、载人深潜事业取得辉煌成就!”9点25分,通过水声通信系统,在马里亚纳海沟的7020米深度,叶聪代表同行的杨波、刘开周两名试航员,清晰地向外层空间送出来自海洋深处的声音。
“等到了多少年,我们终于等到了这一天。”试航员叶聪在6月24日的日记里这样写道。
“十年前,我们和世界说,要到7000米深度去可抛固体压载。这是我们主动提出的,没人逼我们干。”海试团队里一位资深专家说,“但从那时起,7000米就成了一条无形的线,一天不到,这条线对我们来说就是无形的压力。”
“蛟龙”号撞线米后,又下潜两次,达到了7062米的最大深度。整个海试过程中,潜水器的两百多项功能和性能指标得到了逐一验证。这标志着“蛟龙”号顺利结束了试验阶段。
从下潜几十米到6000米,美、法、日、俄四国差不多花了50年。这50年间,中国完全缺席。而“蛟龙”号则用10年时间,赶超了世界强国。
美国《华尔街日报》的一篇报道,将“蛟龙”号深潜称为中国在高风险科技领域与美国竞争的标志性事件。
这篇报道指出:伴随着深海矿藏越来越有利可图,美在该领域也可能被中国超越。
随着“蛟龙”号证明其深海工作的实力,科学资源宝库向中国人打开了大门。
首先,海底大量的多金属矿产,比如锰结核的开发,离不开深潜技术的帮助。其次,深潜技术还能大幅降低油气勘探成本。“在‘蛟龙’项目论证阶段,中海油就很支持,因为他们感到深潜的技术缺乏。”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原总工程师方书甲说。
不仅如此,海底电缆维修等工程任务,也是需要深海潜水器发挥的领域。
方书甲告诉记者:“蛟龙”号可以在海底布放地震探测装置,通过浮标和卫星传递给科学家,通过装置研究海啸等现象,这是拖船等设备做不到的。另外,海底生物、海底热流和可燃冰也只能通过深潜去研究。
这样的场景不遥远:科学家搭乘“蛟龙”号,在海山、洋脊、盆地和热液喷口等复杂海底地形进行机动、悬停、正确就位和定点坐坡,有效进行地质、化学、环境和生物科学考察。
实际上,据刘峰介绍,明年4月到5月,“蛟龙”号很可能开赴南海,将水深4000多米的南海盆地底部进行勘测。
深海是研究地球科学和生命起源的突破口,无法获取深海第一手信息是研究的瓶颈。与其他深潜设备相比,“蛟龙”号最适合“解剖麻雀”,明年有望带1到2名科学家下到海底,观察、甄别取样。
南海试验完后,“蛟龙”号可能在明年晚些时候在西南印度洋热液硫化物区开展作业,也可能奔赴东太平洋开展多金属结核区详查,为日后的开采圈划采矿小区,然后去东太平洋热液硫化物矿区下潜。一年总作业时间约为150天。
“有了‘蛟龙’号,我们算是跨入了世界载人深潜高技术俱乐部。” “蛟龙”号副总设计师崔维成说。
“通过‘蛟龙’号,我们真正掌握了大深度载人潜水器的设计和集成技术。”崔维成说,在“蛟龙”号的带动下,相关技术的水平得到了大幅提高,这是用钱买不来的。
从“九五”起,我国开始设立海洋技术领域,但很少涉及大装备技术。一个五年计划只支持某一种深海装备研发。
但如今,深海潜水器技术与装备已列入国家863计划“十二五”重大项目,已经支持了包括ROV(遥控潜水器)、AUV(自主潜水器)、深海钻机、水下滑翔机等大型深海装备研发,从点到线,未来还将实现谱系化。
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研究员张艾群评价说:“没有‘蛟龙’号的影响和显示度可调螺距螺旋桨遥控系统,国家在这方面投入不可能大幅度增长。”
崔维成介绍说,2010年开始,中国在总结“蛟龙”号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吸收国外先进设计理念,展开4500米载人潜水器的研制。其载人球舱、高压海水泵、锂电池和推进器都在研制当中。4500米载人潜水器更加考虑经济性,成本预计比“蛟龙”号要低40%左右。
除此以外,今年5月底,正在研制的中国深海空间工作站系统也首次向公众展示。这种深海空间站形状像一艘小潜艇,可以让12人的团队在1500米以下的深海待上至少十几天。
中船重工702所副所长颜开表示,与“蛟龙”号相比,深海空间站的身躯可能重达几百吨至几千吨。 “与用水面船控制潜水器进行水下作业相比,利用深海空间站进行水下作业,可避免海面上狂风恶浪的影响。”
研制这么一个大家伙,得突破大潜深结构设计、特种材料及建造工艺、水下设施承压密封等关键技术。而“蛟龙”号的经验将为此提供借鉴可逆转柴油机。
为“蛟龙”号提供保障的深海基地也在建设当中。据悉,位于青岛的基地有望年内开工。一期工程计划用两年时间建成,初步满足业务化运行要求可调螺距螺旋桨主机联合控制系统,届时,试验母船和“蛟龙”号将在深海基地“安家落户”。我国将成为继俄罗斯、美国、法国和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深海技术支撑基地的国家。
不仅如此,建造专业化工作母船的可能性正在讨论;我国还计划从明年起招收8—10位潜航员。各项工作正有条不紊地推进。(记者 高博 陈瑜 刘晓莹)